重磅!潮州凤凰山发现世界级濒危鸟类海南鳽
2018年5月份,一位自然爱好者发了一小段在潮州凤凰山用手机拍到的一只长脖子鸟的视频,并在一个群里询问大家是否认识。
用手机近距离拍到的海南鳽。
视频虽然比较模糊,鸟的头部也被树叶遮挡,但几个对鸟类熟悉的老师,睁眼一看,都瞬间炸了。
这可是曾被一些媒体形容为“世界最神秘鸟类”的海南鳽[jiān](Gorsachius magnificus)——一种珍稀而传奇的鸟类,可以说是稀世珍禽,是潮州近年来对于野生动物的重大发现。
九十年代的IUCN红色名录中,海南鳽被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如今为濒危(EN)等级,虽被不少人形容为“鸟中大熊猫”,而事实上,它在国际上的濒危等级比熊猫还高一级。
海南鳽的模式标本由英国博物学家约翰 ·怀特黑德(John Whitehead)于1899年,在海南中部采集,因此冠以海南之名。又因翅膀覆羽有白色斑点,别称海南虎斑鳽,它的英文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白耳夜鹭)”则源自眼后明显的白纹。
1900年伦敦动物学会会刊登出的海南鳽画,依据标本所绘,画得并不像。@维基百科
简言之,从发现之后的一百年间,人们几乎没有再见到这种鸟类,九十年代许多学者专门多次到其模式产地海南寻找,皆未能得见,因此当时许多国内外鸟类学家认为海南鳽或已经灭绝。
直至九十年代初陆续有一些目击报道,并证实在广西南部仍有海南鳽种群,到1999年,鸟类学家周放教授的团队在广西上思和扶绥确定了两个有效繁殖点,这才推翻了“海南鳽灭绝”的观点。
此后,在广东车八岭、浙江千岛湖等地也陆续有海南鳽的记录,还发现一些新的分布点。在中国之外,目前只有越南北部确认有海南鳽的存在。即便发现它们的分布点有所增加,但资料显示,它们的分布点碎片化,且不断缩小,全世界海南鳽的种群数量估计为1000只左右,生存现状令人堪忧。
鉴于海南鳽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地位,此次在潮州的发现意义非同一般。但仅凭一段视频无法确定情况是否属实,潮州自然教室的几位老师立即成立了“潮州海南鳽调查小组”,在不对外公布具体发现点的情况下,对该“鸟中熊猫”进行深入考察。
发现地附近进行调查。
那么,如何一探究竟呢?
海南鳽是一种生活习性很特殊的鸟,它们栖息在山间河谷及附近水域,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兼食虾类等。它们几乎只在晨昏活动,午夜十二点左右还有一个活动高峰期。为了适应这种夜间生活,海南鳽相较于其他鹭科鸟类,长了一双又大又黑,萌萌哒的眼睛。
于是,为了跟着它们的作息,我们不得不起了个大早,凌晨四点就从潮州城里出发赶赴凤凰山某处。
潮州凤凰山某处。
5月26日,我们调查组一行,带上摄影设备,在发现者的带领下到达了现场,路途遥远,山路崎岖,但当我们到达发现地附近时,我们很确定这是一个很适合海南鳽生存的地方。
这里毗邻一个大池塘,峡谷溪流迅猛,水中鱼虾成群,周围群山环绕,悬崖峭壁,原生林保护良好,人迹罕至,加之山间有不少适合其筑巢的南亚松等松柏类植物,是海南鳽喜欢的原始次生林生境。
我们徒步进入原生森林的峡谷里,到达群友手机拍摄到海南鳽视频的现场,对现场进行对比确认,准确无误,海南鳽的确出现在我们潮州。也许它们一直生活在这里,但我们需要找到它们在这里活动的证据,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要在这一望无际的山林中,一棵树一树的寻找,观望,工作量可想而知。一只猛禽蛇雕在林只飞起,我们差点就以为我们这么轻易就找到我们心心念念的海南鳽。
在海南鳽栖息地拍摄到的蛇雕
我们一部分人整个山观察搜寻,一部分人蹲守,直到天黑,一直没有发现海南鳽的踪影。
第二天、第三天,小丁等人又再次到达现场蹲守,依然无功而反。毕竟要碰到海南鳽的概率确实很小,不然人们也不会在近百年里只有零星的记录,且它们又是夜行性鸟类,白天要见到真的是大海捞针。
潮州海南鳽栖息地内的溪流,溪流附近还生活着几种珍稀鸟类。
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采取分组轮流蹲守,隔三五天蹲守一次。
直到2018年6月5日下午,这天,凤凰山阴天小雨,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许海南鳽会认为天已经开始黑了,提早外出觅食。所以我们又跑去蹲守,这一次,赌对了——我们终于在峡谷茂密的树林上看到了一只海南鳽,看到了这种罕见的鸟类。它一动不动地蹲在树上,长相奇特。它整身灰棕,脖子特长,眼睛萌大,尤像星外来客。
我们望着它,它也在望着我们。这次,我们用单反相机清楚拍摄到了它。
能在这张照片种发现海南鳽吗?明丰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鸟却在不远林深处。
上一张照片看不清楚的,这张近距离高清无码的,应该看得出了吧。郑康华摄。
发现海南鳽,并第一次用相机拍摄到它们,证明了它们的存在。
我们知道了海南鳽的栖息位置后,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记录到它们的一些生活习性:一般会在下午的5点钟先飞到峡谷附近的树林高地停留,而到了黄昏时刻,大约傍晚7点,他们就会飞出来,到峡谷及水库围边米觅食捕鱼。
而由于这时天色已晚,我们没办法拍摄到他们的捕食画面。初步统计,约有4-6只海南鳽在附近栖息,同时,我们发现了其亚成鸟,证明了这里是它们的繁殖地,非常难得。
为了能在夜间捕食,海南鳽演化出“大眼萌”。郑康华摄
我们还在附近发现了豹猫活动的痕迹,记录到冠鱼狗、蛇雕、红头咬鹃、褐河乌、黄嘴栗啄木鸟等鸟类和多种珍稀植物,而更加难得的是,在潮州海南鳽发现地附近,还分布着一种同为世界级的濒危物种(为了保护它们,不方便透露)。一位小组成员认为,“这样级别发现,值得为此成立保护小区进行保护”。
对此发现,我们联系了海南鳽的重新发现者——广西大学的周放教授,他和他的学生对海南鳽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周教授对我们调查组这次的调查成果非常肯定,认为这次潮州发现海南鳽,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这是整个粤东地区的首次记录,也是目前广东省内继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现海南鳽分布点之后的第五个分布点。
海南鳽白天几乎待在树上一动不动,身上的保护色让它能够完美地隐匿在树丛中。郑康华摄
但在潮州发现的海南鳽栖息地内,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对海南鳽的生存造成威胁的现象。我们常看到有人进入溪流中电鱼,这种违法行为将溪流中的鱼虾赶尽杀绝,让海南鳽面临缺少食物的困境。
而海南鳽栖息的森林周围都已经被开辟为茶园,这让原本可以成为全球重要的极少数几个海南鳽繁殖地岌岌可危。
根据这只海南鳽身上的羽毛斑纹推测其为一只成鸟。
我们希望籍此文,提出一些海南鳽保护的建议,希望能够保护下这一珍稀物种。
一、要严格按照《潮州市生态保护红线》有关“潮安凤凰山自然保护”(省级)区划定范围进行保护实施,特别是对水源涵养功能重要区、生物多样性功能极重要区要加以重点保护。
二、要尽快出台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条例,在合理开发、红线划定、生态修复、责任分工、生态补偿、监督机制、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切实推动凤凰山区域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种植原生树种,逐渐恢复海南鳽栖息地森林。
越南北部发现海南鳽的一个栖息地之后,越南保护组织PRCF非常重视,为当地居民做了很多宣传工作。Tintin摄
三、要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坚守底线,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监测制度,及时纠正环保生态违法、违规行为。禁止在海南鳽栖息地附近电鱼、野猎等违法行为。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群众中、村民中深入宣传与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凤凰山区域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现海南鳽的这片森林属于集体林,可以借鉴广西上思县的做法,成立保护小区,依靠当地居民和民间保护力量进行保护。
进入10月份,我们却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迹,不确定是不是到了冬季,海南鳽迁徙到别的地方,于是,我们在它们可能出没觅食的区域放置了红外相机,希望能拍摄到它们觅食的影像。
也许到了春天,它们会如期归来繁殖,我们期待它们的归来,潮州的生态环境将不断提升改善,这里必然是你永远的家园。
参考资料:余丽江《海南鳽的栖息地研究》;高育仁等《广东发现濒危鸟类海南鳽》;周放等《海南鳽活动区的水鸟群落研究》;何芬奇《虎斑夜鳽分布与亚群态势研究》;黄秦的建议。
扩展阅读:
爱生活,爱潮州,爱护潮州自然环境!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潮州自然公众号。
说明:为了保护海南鳽栖息地,我们对文中出现的相关地点的照片进行过一些处理。